改變你我生命的呼召

文/楊承恩

加利利人哪,你們為甚麼站著望天呢?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,你們見祂怎樣往天上去,祂還要怎樣來(徒一11)。

設立「真耶穌教會宣牧中心」並非偶然,這件事反映了真教會在這個時代的責任與破口、希望與困境。

我們總愛與使徒時代的教會相比,因為那個時代的教會有聖靈活潑的工作,門徒聚集,捨棄世上榮華,只為了追求基督耶穌召他們來得天上的榮耀。那個時代,風起雲湧,教會興起在羅馬人的東征西討當中,從聖經的敘事上看,聖靈的工作極為明顯,信的人又快又多;但是逼迫也大,被殺被害的更是許多。在那個時代,神的教會不單只是建立在耶路撒冷,隨著人離開城往外走,福音也到了鄉村,又到了另外的都市;於是福音從說希伯來文的地方到說希臘文的群眾,更進入異文化的國度。

二十世紀的真耶穌教會也興起在戰亂的中國,出於聖靈的工作讓真教會的發展也是又快又充滿了恩典。在台灣,福音透過真教會的傳布也是明顯地有真理且有意外的平安。數十年間,台灣真教會快速建立,信主的人享受神所賜予的平安,也得了豐富;隨著台灣經濟起飛,信徒們在各行各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好,從今日教會的事工來看,主耶穌早已為祂的教會預備了許許多多的人才與錢財。當然,我們也親眼看見教會受到台灣,甚至是全球世俗之風的影響,弟兄姊妹對教會的參與開始減少,我們追求世界名利的時間與投入的金錢越來越多。

數十年來,台灣真教會與台灣社會的關係就社會活動、經濟投資、公益慈善與政治參與從來就不相關,直到近期,始有零星或間歇性的慈善捐款。但是,台灣信徒與台灣社會的關係在各行各業的參與付出,不管是公家機關或私人企業則是涉入越來越深,弟兄姊妹在所從事的工作上的努力,與對職位升遷的在意,明顯隨著社會脈動起伏,基督的門徒為世俗生活勞心勞力的比重,遠勝過經營教會的生活。

百年真教會面對末後世界中尚未認識真神的世人,看見他們的焦慮、迷惑與捆綁,應該有一個新的展望與視野。觀看過去二三十年,接近真教會,信服主耶穌、領受水洗,讓聖靈充滿引導過新生活的人,沒有多少。在平日信徒的聚會,安息日中藉由真理、分享見證與禱告感動,來調整自己的弟兄姊妹,只有半數。這半數的人在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掙扎活著,另外半數的人飄搖不安,甚至早已不知去向。教會中受託幫助弟兄姊妹的傳道人、長執負責人,察覺這個情形,多年來思索與行動,卻不見情況好轉,信徒在擔憂眼下生活與企求將來保障的壓力下,對教會的事意興闌珊,這個信仰變得平淡無味。

宣牧中心的設立顯示出我們對當下教會的發展,想要突破與振興。宣牧中心要不要設立的討論與不同見解,在過去十多年來的折衝過程,一直存在。經過多年各層級的會議一再確認,去年(2014)七月,成立了「宣牧中心興建委員會」,委員會中再另立四個小組,針對「宣牧機能」、「經營管理」、「募款宣導」與「營建設備」,回應眾弟兄姊妹的關注。經過近一年,「宣牧中心」已有二千萬的奉獻,認捐也接近五千萬。但是,越是推動越是讓人洩氣,從營造、組織、奉獻與事工的要與不要、是或不是、進還是退,爭議聲不斷,顯然我們真教會的弟兄姊妹還不是同一個心志,看見同一個異象。

在這個後現代主義洗滌過的時代,真教會百年來一個新的事工「在台北市建立宣牧中心」反映出一個現象及二個未見之事。
這個令人難過的現象是,我們彼此不服,每個人堅持己見,不能被說服,不想改變。到底真教會建造宣牧中心,藉由這個建築物來訓練工人宣傳福音,對或不對?是不是應該撤回提案,以免錯誤決策,造成更大的損失?我們有沒有能力經營這樣的基金會與大樓中心的運作?每逢在這樣的關頭卡住,那遠古的故事就一再敲響心中的信心與望見。

當下,全會眾大聲喧嚷;那夜百姓都哭號。以色列眾人向摩西、亞倫發怨言;全會眾對他們說: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,或是死在這曠野。耶和華為甚麼把我們領到那地,使我們倒在刀下呢?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擄掠。我們回埃及去豈不好麼?眾人彼此說: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罷!摩西、亞倫就俯伏在以色列全會眾面前。窺探地的人中,嫩的兒子約書亞和耶孚尼的兒子迦勒撕裂衣服,對以色列全會眾說:我們所窺探、經過之地是極美之地。耶和華若喜悅我們,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,把地賜給我們;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(民十四1-8)。

「不憑眼見」從來都是信仰基本的信念,也是我們生命的功課,因為追逐眼見之福的人,不只比眾人更可憐,也不能作主的門徒。在「宣牧中心」的關切議題中有二個大項目,「錢的匯集與運用」及「人員的招募與管理」。因為我們每個人在學養專長、經驗與環境的不同,在教會的帶領管理上,運用不同的方法,尋求不同的目標,建立各自一套的事奉模式。所以,可想見的,個人對「宣牧中心」的期待與理想,必然也不同,呈現多元紛異的看法。只是恩賜雖有不同,聖靈卻是一位,面對「宣牧中心」的興建,我們所有弟兄姊妹只能有一個方向,往神所要給我們的應許之地看去,就是這廣大的禾場,我們要關注的是成千上萬還不認識耶穌的台灣同胞,及世界各地與我們一般呼吸、活動的人們。

「宣牧中心」提出「差傳訓練」為首要使命,對真教會的全體信徒是一個很大的挑戰。因為這個時代若不鼓動每一個主的門徒接受真理完整的栽培,了解當代台灣社會在文化、族群、生活各種面向,理解住民的無奈、失望與虛空,貼近他們的軟弱與需要,引導他們接近教會,他們不容易接受福音。進一步看見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,台灣教會當然不該置身事外。「差傳訓練」的挑戰不是以為總會宣道處做得夠或不夠,或是「宣牧中心」要興辦多少課程,會不會取代總會,會不會雙頭馬車?「宣牧中心」的願景───面向世界、興起發光、得主所用,是在問我們每一個已經領受恩召的人,願不願意接受訓練做福音的使者?中老年人準備退休了嗎?青壯年人規劃事奉生涯了嗎?打算賺多少才夠?你把孩子帶到在主的壇前,準備獻上了嗎?試想,如果我們都走出來,總會與宣牧中心的位子是不夠坐的,每日課程是不夠上的!在奮興基督國度的大業上,一個宣牧中心怎麼嫌多呢?

「媒體傳播」是第二個大使命,我們觀看自己和教會的好朋友,主耶穌已經為了這個新時代預備了許許多多媒體人、資訊人及傳播人,有的是從小信主,熟悉聖經,有的是長大後信主,充滿熱情。真教會要善用這些人的恩賜,成為福音宣傳的工人。這些福音尖兵大多數住在北台灣,因為新竹以北的台灣人口近千萬,這些人要從居住地集結,發揮創意與科技,使福音進入每個家庭,飄洋過海,去到每個國家,我們怎能不在主為我們預備之地,提供優質環境,讓他們服事主呢?媒傳中心設在台灣首都或政經中心能比其他國家其他地區差嗎?

真正會扭轉真教會的改變將是「校園福音」。青年歸主是非常棒的一件事,他們的熱情、他們的潛能,與他們對這個社會的影響力,都是不能限量的。雖然台灣各地有大專團契,但並沒有大專福音中心,也沒有在大專院校裡專一學生福音工作的傳道人。「宣牧中心」是一個標的,能夠熱情服事大專院校師生的同工,盯緊台灣百萬的大學生,為他們禱告,營建團契,用真理改變他們的生命。這些吸取真理的學子認識耶穌,畢業之後,他們將真理的觀念思想注入社會,是何等豐富的果實!專心做學生福音的同工不僅在校園裡、教會裡,與學生對談,陪同禱告,學習真理,但他們還需要一個屬於他們的地方。這是年輕人的特性,一個有歸屬感的地方要接近校園,「宣牧中心」是一個大本營,在各校園中間,非常理想,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呢?

最後一個使命是真神教會的靈魂,「聖樂發展」不是一天二天的事,也不是金錢可以買來的,更不是用神蹟能夠成就的。當真教會海內外音樂人才逐一熟成,蔚為一股股的暖潮,流進各地真教會的時候,我們就看見聖樂新時代的來臨。聚會中會眾各自發聲雖唱但不和,或各型詩班的獻唱,既是熟悉的頌讚,引動內心的崇敬,卻始終是配搭角色。真教會如何創作當代聖樂,如何用詩歌音樂與社會大眾對話,如何用聖樂靈修,引導人親近神,都是這個時代不該再迴避的挑戰。我們怎能夠沒有一座標準的音樂廳來作為讓世界進到教會的通道呢?我們怎能夠不搭造一個個的教室,讓音樂專業教育在這裡晝夜行進呢?

「宣牧中心」出現引發的爭議,指出我們不能面對的二個未見之事,第一是,我們要問自己能不能撇下所有的來跟從主,第二是,我們有沒有信心承受這事背後所帶來的應許之福。在這個你我意見不同的當口,我常常問主,這條路是對的嗎?我該繼續往前走嗎?我總彷彿聽見有聲音說:不管是不是會成就,你願意獻上自己嗎?

「宣牧中心」是不是錢坑,會不會變成蚊子館,都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。

「宣牧中心」真正的困難不是計算,而是捨棄!

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。祂轉過來對他們說:人到我這裡來,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、妻子、兒女、弟兄、姊妹,和自己的性命,就不能作我的門徒。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,也不能作我的門徒。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,不先坐下算計花費,能蓋成不能呢?恐怕安了地基,不能成功,看見的人都笑話他,說:這個人開了工,卻不能完工。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,豈不先坐下酌量,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麼?若是不能,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,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。這樣,你們無論甚麼人,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,就不能作我的門徒(路十四25-33)。